鉴赏
《八月骤寒》是李昴英所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天即将分割酷暑,金风崛起带来严寒的变化。桃花笙夜间的展示仍然嫌弃持有,狐狸在朝阳下展现出胆怯的一面。翻手之间的炎热与凉爽实在令人可笑,循环的造化却毫无端倪。年老之时,只能增添霜雪的纤细,寒暑难以磨去的只有士丹(指朱砂)。
诗意:
《八月骤寒》以描绘秋季骤然而至的寒冷景象为主题。诗人通过对极端气候变化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诗中对于桃花笙夜展示的嫌弃和狐狸对朝阳的胆怯,象征了人们对于变化的不适应和对未知的畏惧。同时,诗人通过翻手之间的炎凉对比,以及老来增添的霜雪,表达了人生经历的残酷与不可避免的衰老。
赏析:
《八月骤寒》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突如其来的寒冷景象,给人以突然的冷峻感受。诗人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描述桃花笙夜展示的嫌弃和狐狸对朝阳胆怯的情景,突显了人们对于不同的变化的适应能力的差异。翻手之间的炎凉对比,表现了时间的转瞬即逝以及人生的无常性。最后两句以老来增添的霜雪来象征衰老,表达了时间对人的无情侵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运用寓意来表达人生哲理,展示了李昴英独特的诗歌才华。同时,诗中的意象和隐喻也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引发人们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李昴英简介
宋代·李昴英的简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 ► 李昴英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