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谯之西
出自宋代:李昴英的《重九游郁孤台和座客韵》
座上多俊人,奇掘角拔犀。
追风飙馆游,鼍鸣玉龙嘶。
夕阳催归鞭,更酌樽重携。
怀开钩钩帘,语合印印泥。
似与花神期,拈出糕字题。
壮哉千尺台,虎踞谯之西。
枰中十万家,一目城市低。
乘负巾可桥,取月箸可梯。
豪气压崆峒,双月照虹溪。
响山慨怀古,妙句吾家鸡。
邦人趁遨头,壶榼山之蹊。
最喜秋事成,千亩黄云齐。
鉴赏
《重九游郁孤台和座客韵》是李昴英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游览郁孤台的景色和与座客共同游玩的情景。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座上多俊人,奇掘角拔犀。
追风飙馆游,鼍鸣玉龙嘶。
夕阳催归鞭,更酌樽重携。
怀开钩钩帘,语合印印泥。
似与花神期,拈出糕字题。
壮哉千尺台,虎踞谯之西。
枰中十万家,一目城市低。
乘负巾可桥,取月箸可梯。
豪气压崆峒,双月照虹溪。
响山慨怀古,妙句吾家鸡。
邦人趁遨头,壶榼山之蹊。
最喜秋事成,千亩黄云齐。
诗意和赏析:
《重九游郁孤台和座客韵》通过描绘游览郁孤台的景色和与座客共同游玩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壮丽山川和友谊的赞美之情。
诗中提到了座上众多的俊杰人物,这些人才各有特色,像是罕见的犀牛角和犀牛皮。他们一起追逐风的速度,游玩在风云馆中,仿佛听到了龙马的嘶鸣声。夕阳催促归程,但他们更加热情地相互邀请,带着酒壶一同离开。怀抱开启着帷帘,言谈融洽如刻印在泥土上。他们似乎与花神有约定,拈起"糕"字题在一起。壮丽的千尺高台仿佛守卫着谯城的西侧,城市在他们眼中显得微小。
诗中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以及人们充满豪情壮志的心态。他们乘坐巾帛可架桥,用月亮的箸子可以攀登。他们的豪气压倒了崆峒山,双月照亮了虹溪。他们在山谷中回声激发起对古代的怀念,妙句如同家中的珍宝。壶榼酒器上山之路上踏着,乡邦的人们趁机畅游,享受山间幽径。他们最喜欢秋天的事情,黄云千亩齐聚在一起。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风景,以及对豪情和友谊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游览和友谊的热爱之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人际间的亲近,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李昴英简介
宋代·李昴英的简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 ► 李昴英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天开白龙潭
出自 唐代 李白: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
无处情钟
出自 宋代 姜特立: 《朝中措(和欧阳公韵)》
- 前星迎北极
-
久不窥园竹乱行
出自 舒岳祥: 《三月十七日食樱桃蚕豆知麦熟日至矣示家人为》
- 瓜桥路入屠山寺
- 今朝九月初一
- 涪水不拟骚
- 岂比蜧与蜦
-
风雨馀寒过了
出自 无名氏: 《西江月·风雨馀寒过了》
-
急景不知年又谢
出自 宋代 林表民: 《次韵沈兴这税院岁幕即事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