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李曾伯的名句 > 沙外迎孤鹜

沙外迎孤鹜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登郢州四望亭

“沙外迎孤鹜”出自宋代李曾伯的《登郢州四望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 wài yíng gū wù,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夐出烟尘表,乾坤指雇中。
数峰连野迥,一水与水通。
沙外迎孤鹜,云边数乱鸿。
家山在何许,心与大江东。

鉴赏

《登郢州四望亭》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从这四望亭上看,烟尘散开,天地间无边际。数座山峰连绵不断,融入无垠的原野。一条河水与另一条河水相通。远处的沙地上飞来一只孤独的鹭鸟,天空中飞舞着几只乱飞的鸿雁。我家的山在何方?我的心与大江东流相随。

诗意:
《登郢州四望亭》描绘了登上郢州四望亭后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天地间苍茫无垠的景象,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追求无限的向往。山峰和原野的连绵、河水的相通,以及孤鹜和乱鸿的飞舞,都体现了大自然的恢弘和诗人的豪情。最后,诗人的思绪回到了自己的家山和大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作者豪情壮志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夐出烟尘表,乾坤指雇中”以景物的烟尘散开、天地的辽阔无垠作为开篇,给人以宽广的视野感。接着描述了数座山峰和广袤的原野,以及河流的相通,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广阔。孤鹜和乱鸿的出现,则增添了生动的画面和活力。最后两句“家山在何许,心与大江东”将诗人的思绪带回了家乡和大江,展现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大自然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以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广阔来表达诗人的追求和豪情。通过描绘山峰、原野、河流和鸟雁的形象,诗人将人与自然相融合,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在形象描绘上生动而丰富,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深情。

李曾伯简介

宋代·李曾伯的简介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 ► 李曾伯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