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周弼的名句 > 老谙多故始知天

老谙多故始知天

出自宋代周弼的《感事

“老谙多故始知天”出自宋代周弼的《感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ǎo ān duō gù shǐ zhī tiā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书剑悠悠屡变迁,老谙多故始知天
汗青每愧抛长日,发白无由逐少年。
暮雨暗消江岸柳,晓霜初透野池莲。
此心悬解何须语,人问惟应一指禅。

鉴赏

《感事》是宋代周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书剑悠悠屡变迁,
老谙多故始知天。
汗青每愧抛长日,
发白无由逐少年。
暮雨暗消江岸柳,
晓霜初透野池莲。
此心悬解何须语,
人问惟应一指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书与剑象征了不同的境遇和角色,它们的变幻和历经的故事使得作者逐渐领悟到天命的存在。作者对历史的沉思使他感到自己的一生短暂而微不足道,而岁月不停地推移。他的发白发亮是衰老的标志,而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暮雨使江岸上的柳树隐没在黑暗中,而清晨的霜使野池中的莲花透露出初秋的寒意。面对这一切,作者认为这样的心境无需言语,而只需用一指禅的姿态回应他人的询问。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光阴的流逝。通过书与剑的象征,诗人揭示了人生中的角色转变和历史的变迁。他的发白发亮以及江岸上柳树的消失和野池中莲花的凋谢,都是时间无情的印记。诗人通过表达对岁月之短暂的感叹,以及对时间的无奈,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最后,他提到了一指禅,这是一种禅宗的修行方式,意味着对人生的超越和内心的平静。整首诗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生意义和境遇的思索。

周弼简介

宋代·周弼的简介

周弼(一一九四--一二五五),字伯弜,(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与李龏同庚同里。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卒于理宗宝佑三年(1255)。

...〔 ► 周弼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