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挽心友李应之判县》是宋代阳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妙岁麟经得兴微,
名成四十壮心违。
半生于德归六驷,
一节夷清在首薇。
古礼事亲轮月晓,
新诗易箦片云飞。
九京他日如堪作,
见说非公谁与归。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阳枋对心友李应之判县的挽歌之情。诗人感慨道,在年华正盛的时候,李应之却因追求名利而错过了壮志豪情的年华。李应之一生以德行归属于六驷(指官职),只有一段清白之名留在首薇(指名望)。尽管古代的礼仪事情亲近轮月的晓光,新诗也如易箦般飘逸,但当面对未来的九京(指京城),李应之的作品是否仍能有所成就,已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诗末,诗人询问谁会和李应之一同归还。
赏析:
这首诗以哀怨之情,抒发了诗人对心友李应之的感伤和忧虑。诗中运用了一些象征意象,如"妙岁麟经"表示诗人的壮年时光,"六驷"代表官职,"首薇"象征名望。通过对李应之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友人追求功名利禄而放弃真正理想和志向的痛惜之情。诗中还涉及到传统礼仪和新诗创作的对比,暗示了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冲突与选择。最后两句提出了一个问题,诗人质问未来的九京是否值得李应之去追求,以及是否有人会和他一同归还。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担忧和对现实境遇的思考,展示了宋代士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猜你喜欢
- 福地语真传
-
因言辛庾辈
出自 唐代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
-
澄澹分沼沚
出自 唐代 李夷简: 《西亭暇日书怀十二韵献上相公(亭为衡镇蜀时构)》
-
一顾承英达
出自 唐代 耿湋: 《奉和第五相公登鄱阳郡城西楼》
- 迥出名臣上
- 难堪偃室傍鸣琴
-
渌水起冈阜
出自 宋代 苏辙: 《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风雪》
- 王气行幽州
-
能整故能暇
出自 宋代 陆游: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
- 僶俛荜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