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王迈的名句 > 昔我于生义理明

昔我于生义理明

出自宋代王迈的《赠林薪

“昔我于生义理明”出自宋代王迈的《赠林薪》,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wǒ yú shēng yì lǐ mí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丈夫惟穷不可讳,仆妾于人真短气。
一技能精百不忧,有功翰墨尤足贵。
林生家世本业儒,读书不利改佣书。
计穷未肯与书绝,又学裁翦兼黏糊。
就中颇得三昧诀,翻腾碑画更奇绝。
持此可疗寒与饥,十指便当张仪舌。
昔我于生义理明,以我这困知生贫。
我今一字不堪煮,生犹有技可资身。
邺侯书堂高不过,好事例少欲人多。
把笔赠生以此歌,有剑无廪奈生何。

鉴赏

《赠林薪》是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一个贫穷但有才华的丈夫向朋友林薪赠送自己的一支诗,表达了作者对贫困的坦然接受和对才华的自信。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一个男子汉只有贫穷不能隐瞒,
仆人妾女在别人面前真是气短。
一项技能精湛百事无忧,
有才华和文才尤为珍贵。
林薪生来家世与业务皆是儒家,
读书不利于改行务农。
即使计划困顿也不肯与书籍断绝,
又学会了裁剪和粘贴。
在其中颇得到了一些技巧,
翻转碑刻和绘画更加奇绝。
持有这些技艺可以治愈寒冷和饥饿,
十指灵活就像张仪的舌头一样。
从前我对生活义理颇有了解,
因为我这个困知生活贫穷。
如今我连一个字都无法煮成意义,
但生活依然有技能可以支持。
邺侯的书堂高不过如此,
好事例少而欲望众多。
将笔赠送给林薪以此歌曲,
虽然没有剑也没有丰衣足食,但生活如何。

诗意和赏析:
《赠林薪》以朴实而自嘲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自身贫穷境遇的思考和态度。诗中的丈夫坦然地承认贫穷的事实,但他强调自己拥有一项精湛的技能和卓越的文才,使他能够自信面对生活的困境。他描述了朋友林薪的家世和学业,指出自己虽然读书不顺利,却有其他的技艺来支撑生活。他通过学习裁剪和粘贴等手艺,以及翻转碑刻和绘画的技巧,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独特之处。

诗中的丈夫以幽默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处境,他自嘲地说自己连一个字都无法煮成意义,暗示了自己的文才不被重视。然而,他并不因此而感到自卑,相反,他通过自己的技能和才华来回应这种困境,并以此向朋友林薪赠送自己的一支诗作。他以轻松的笔调表达了对朋友的赞赏和自己才艺的自豪,揭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才华的自信。

整首诗以自嘲和幽默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贫穷的坦然接受和对才华的自信,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才艺的珍视。通过生动的描述和巧妙的对比,诗人王迈展示了才华在贫困中的独特价值,以及面对逆境时的乐观和豁达。

王迈简介

宋代·王迈的简介

王迈(1184~1248)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 王迈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