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恨买山无酝藉
出自宋代:苏泂的《四月二十四日喜雨次振之韵》
朝来骤雨郁烦蒸,晚见疏星挂汉青。
大点忽随风信入,好声先觉梦魂听。
春过种失农犹及,喜极诗成语未停。
每恨买山无酝藉,不知肝胆露青萍。
鉴赏
《四月二十四日喜雨次振之韵》是宋代诗人苏泂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四月二十四日的一场喜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译文:
朝来突然下起瓢泼大雨,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蒸汽。
傍晚时分,星星稀疏地挂在苍穹之上。
雨滴落在大地上,传递着好消息,我梦中的灵魂早已感受到这美好的声音。
春天已经过去,农作物的种植也遭受了损失,但我喜悦的心情却促使我创作了这首诗歌。
每每感叹没有山泉酿酒的机会,不知道我的心意是否能够像青苔一样被人了解。
赏析:
这首诗以四月二十四日的喜雨为背景,描绘了大自然的变化和诗人内心的喜悦。诗人通过对雨水、星星和风的描绘,展现了四月的春天景象。雨水滋润了大地,给人以希望和喜悦的感觉。诗人将自己的喜悦与大自然相融合,通过听到雨声,诗人的梦魂得以觉醒,感受到喜雨带来的好消息。
诗中还融入了一些生活情景和情感体验。诗人提到农作物的种植损失,暗示了农民们对于丰收的期望和遭受的困难。然而,即使面对困难,诗人的喜悦之情仍然如泉水般涌动,促使他将这份喜悦转化为诗歌创作。诗人也表达了对于无法酿酒的遗憾,表示自己的心意无法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共鸣。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对自然的敏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喜雨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丰收和生活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给人以欣慰和希望的感受。
苏泂简介
宋代·苏泂的简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 ► 苏泂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却把南州节
出自 宋代 张孝祥: 《念奴娇(张仲钦提刑行边)》
- 雁飞欲尽
-
隆升齐庄
出自 两汉 佚名: 《绍兴淳熙分命馆职定撰十七首》
- 摇风摆雨经年久
-
蹇驴不管唐衫湿
出自 宋代 方岳: 《约黄成之观琼花予不及从以诗代简》
-
兼之旧识祁之张
出自 宋代 赵蕃: 《代书寄候毛伯明李叔器康叔临张王臣》
- 吴歈始作蛙黾闹
- 臭味绝知殊二老
-
共来东轩饮
出自 宋代 梅尧臣: 《饮刘原甫舍人家同江邻几陈和叔学士观白鹇孔》
- 无一点风霜上鬓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