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江中月
出自唐代:张子容的《相和歌辞·春江花月夜二首》
林花发岸口,气色动江新。
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
交甫怜瑶佩,仙妃难重期。
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
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时。
鉴赏
诗词的中文译文:
春江花月夜二首
林花在岸口绽放,江水气色因此生机勃勃。
今夜江中有明亮的月亮,月光流动在盛开的花朵上像春天的光芒。
明亮的月光清晰地映照在石潭里,适宜照亮洗纱的女子。
交甫非常羡慕她佩戴着美玉的仙妃,但却无法与她再次相会。
浓郁的绿江在晚上沉寂,让人感到碧云的愁怅之姿。
初次遇见花上的月亮,仿佛弄珠玩耍的时刻。
诗意:
这首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林花绽放、江水波光粼粼、明亮的月亮和盛开的花朵等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好的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美玉佩戴者和仙妃的羡慕之情,以及对碧云晚霞和月光的愁怅之感。整首诗以美好的景色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丽、和谐和人间境况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其简洁精练的笔触和鲜明的意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描写,将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展示给读者。林花、江水、月光和花朵的描绘形象生动,给人以美好而宁静的感受。同时,诗人通过对美玉佩戴者和仙妃的描绘,传递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情感的表达,既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丽、和谐以及情感的独特见解,领略到春江花月夜的魅力。
张子容简介
唐代·张子容的简介

张子容,襄阳人(今属湖北),又名张五。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前后在世。先天元年(712)举进士,仕为乐城令,开元中谪为东城尉。又曾官晋陵尉。初,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为死生交,诗篇唱答颇多。复值乱离,流寓江表。后竟弃官归旧业以终。子容为诗兴趣高远,为当时文士所称,有诗集传于世。
...〔 ► 张子容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娇痴三岁女
-
惜春公子恋斜阳
出自 唐代 李中: 《思朐阳春游感旧寄柴司徒五首》
-
何必更岩栖
出自 唐代 林宽: 《和周繇校书先辈省中寓直》
-
湛湛零露
出自 两汉 佚名: 《明道元年章献明肃皇太后朝会十五首》
-
马踏长安市里尘
出自 王稚登: 《袁相国故居访李孝甫太仆》
-
闻声尽是缁帷客
出自 宋代 刘子翚: 《无诸策题问颜亡绝好轲没无传》
- 治游亦余事
- 付之灵坚童子玉池太和官
-
令君似我穷
出自 宋代 晁说之: 《邓掾知言再和暮春诗见视过形推奖有意论诗报》
- 飘云不更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