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卧龙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程公许。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的自我追求和追寻真理的决心。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卧龙亭
隆中抱膝吟,意岂慕闻达。
翻然起潜蛰,了不愆宿诺。
废兴渠有命,忠上理难夺。
出处士所重,羞死荀文若。
译文:
我坐在卧龙亭中,抱着膝盖吟唱,我的意愿并非追求名声和地位。
我突然觉醒,如同蛰伏的龙一样苏醒,我对自己的承诺从未改变。
放弃功名利禄也是有命运安排的,忠诚于上天的道理是不容易被夺走的。
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士人的品德,我不愿意像荀文若一样因为羞愧而死去。
诗意:
《卧龙亭》表达了程公许对于追求真理和道德的坚定决心。诗人坐在卧龙亭中,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并不追求名利和闻达,而是追求内心的真实和道德准则。他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诺言,决心不改变,即使放弃了功名利禄,他依然坚守忠诚和道义。对于诗人来说,一个人的出身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他的品德和价值观。他借荀文若的悲剧,表达了对于堕落和虚伪的唾弃和警示。
赏析:
《卧龙亭》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和道德的追求。诗人坐在卧龙亭中,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对于名利的追求不屑一顾,而是追求内心的真实和道义准则。他突然觉醒,如同蛰伏的龙苏醒一般,他的承诺和决心从未改变。他认为放弃功名利禄也是有命运安排的,而忠诚于道义、坚守正义是不容易被夺走的。此外,诗人通过提到荀文若的悲剧,表达了对于虚伪和堕落的唾弃和警示。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和道义的追求,展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价值观。
程公许简介
宋代·程公许的简介
程公许(?—1251),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州。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说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人。嘉定进士。历官著作郎、起居郎,数论劾史嵩之。后迁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又论劾郑清之。屡遭排挤,官终权刑部尚书。有文才,今存《沧州尘缶编》。
...〔 ► 程公许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