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周文璞的名句 > 着意通幽此一回

着意通幽此一回

出自宋代周文璞的《寄山中道友三首

“着意通幽此一回”出自宋代周文璞的《寄山中道友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uó yì tōng yōu cǐ yī huí,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玉函捧上五云堆,着意通幽此一回
三十年来增怅望,更无人上望仙台。

鉴赏

《寄山中道友三首》是宋代周文璞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山中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仙台的向往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函捧上五云堆,
着意通幽此一回。
三十年来增怅望,
更无人上望仙台。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玉函、五云堆、幽静之地和仙台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山中道友的思念之情。作者回忆了三十年来的望友之苦,感慨朋友未曾登上仙台,而自己也无法亲临。

赏析:
这首诗词以明快流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通过描绘山中的景物和仙台的向往,展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念和遗憾之情。

首句“玉函捧上五云堆”以宝玉和云彩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高远的氛围,形容了山中的景色。接着,“着意通幽此一回”表达了作者特意来到这个幽静之地,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安慰。

下半部分的两句“三十年来增怅望,更无人上望仙台”表达了作者对于已逝三十年的友情的思念之情。作者感叹自己和朋友都未能登上仙台,暗示了无法实现的遗憾和对理想境地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将作者对友情和仙境的向往融为一体,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子追求理想和追寻真挚情感的精神追求。诗词意境凄婉而深沉,表达了人们对于理想和友情的珍视与追求。

周文璞简介

宋代·周文璞的简介

周文璞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

...〔 ► 周文璞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