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知叙州史侯挽诗》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写知叙州史侯的境遇和情感为主题,通过对景物和感受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便乘龙岁去,吾党果何观。
春味注眉睫,秋河悬舌端。
仁心随处见,民事切身看。
十载升堂梦,阶庭茁紫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史侯离任时的情景和魏了翁对其所做的评价。诗的开头“便乘龙岁去,吾党果何观。”表达了史侯乘龙而去的离别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的才干和抱负。接着,诗中描述了春天的气息润泽着眉毛,秋天的河水悬挂在舌尖,这些景物描写使得诗意更为生动。这里的春味和秋河可以被理解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下一段“仁心随处见,民事切身看。”强调了史侯的仁爱之心和对民生的关注,他在任职期间不断地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这种仁心的表达使得史侯成为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物。
最后两句“十载升堂梦,阶庭茁紫兰。”展示了史侯在执政的十年里所取得的成就和荣耀。他的升迁之路如同梦幻,而他的家族则在这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如同紫兰花一般美丽。这里的“阶庭”可以理解为官场,而“茁紫兰”则是对家族的赞美。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和抒发感情为手法,通过对史侯离任时的境遇和对他的评价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这首诗表达了对仁爱、才干和家族兴旺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历史和时光流转的感慨。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