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魏了翁的名句 > 又谓武休无足恃

又谓武休无足恃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书所见闻示诸友

“又谓武休无足恃”出自宋代魏了翁的《书所见闻示诸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òu wèi wǔ xiū wú zú shì,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一从轻弃五边州,所恃藩篱仅武休。
又谓武休无足恃,并捐洋汉守金牛。

鉴赏

《书所见闻示诸友》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书所见闻示诸友

魏了翁

我曾离弃边境五州,原本依仗的城防只剩武休。有人说武休不可依赖,于是我放弃了洋汉,担任了金牛的守卫。

中文译文:
一从轻弃五边州,
所恃藩篱仅武休。
又谓武休无足恃,
并捐洋汉守金牛。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魏了翁的一段经历和心境转变。他曾经离开了边境五州,这些地方原本是他依赖的屏障,保护他免受外敌侵袭。然而,他发现原本寄托希望的武休并不可靠,于是他放弃了原有的保护,改而担任金牛城的守卫。

赏析:
这首诗词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诗人曾经依赖的五边州、武休等象征着他的安全和保护,但现实让他感到失望和无助。他选择放弃了原有的依靠,转而担任金牛城的守卫,似乎是在告诫自己和他人要主动面对现实,不能过分依赖外在的力量。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写实的描写和对比,诗人传达了他对权力和保护的怀疑,以及对现实的冷静思考。诗中的转折点,从依赖到放弃,展现了诗人的觉醒和成熟。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内涵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依赖的反思,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