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史致政挽诗》是宋代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口道先生易,
躬行君子难。
浮荣残梦觉,
活计一般酸。
日晚乌声急,
风高雁影寒。
行藏付千载,
反复要人看。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史致政先生的怀念和敬佩之情。诗中提到,先生口才出众,能言善道,这是一种天赋,易于掌握;而要做到行为端正、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却是很难的。浮华的荣耀如同残缺的梦一样,一觉醒来便烟消云散,而实际的工作却是辛苦而艰难的。夜晚乌鸦的叫声如此急促,高风之下雁影凄凉,这些景象映衬出时光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然而,无论是先生的言行还是他的行迹,都留存在了千年之中,历久弥新,需要后人多次品味、思考和珍视。
赏析:
《史致政挽诗》表达了魏了翁对史致政先生的敬佩和感慨之情。先生以口才出众而著称,魏了翁通过"口道先生易"这句表达了对先生口才的赞美。同时,他也提到了躬行君子的难度,强调了真正做到行为端正、做一个君子的艰辛。诗中的浮荣残梦觉和活计一般酸,传递出人们在追求虚名和荣耀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辛酸。夜晚的乌声和风高雁影则凸显了时光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形成了对光阴易逝和人事易变的感慨。最后,行藏付千载,反复要人看,强调了先生的行迹留存于世,需要后人不断地品味和思考。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先生的敬意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