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和李致政花石山诗》是宋代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美景和山中奇观,同时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感叹。
诗意:
这首诗以春天的美丽景色为背景,描述了山中奇妙的景观。诗中描写了风和石山之间的互动,以及各种奇特景象的变幻。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描写,将山中的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作者通过景物的变幻和多样性,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激情。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春天的美景为主题,通过对山中景物的形容,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使得诗句生动有趣,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和多样性,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诗中所描述的景色变化多端,有时像是展开、舒展的样子,有时又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幕。有时景物妩媚如修眉,有时又突兀如巨大的痕迹。这种反差和变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人不禁产生赞叹之情。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的景物,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作者展示了自己的诗意和情感,使诗词更具有生活情趣和艺术价值。
总之,《和李致政花石山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诗中景物的多样性和变幻让人印象深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宋代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