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魏了翁的名句 > 如今远在

如今远在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念奴娇(叔母生日刘左史光祖以余春时所与为寿词韵见贶馥用韵谢之)

“如今远在”出自宋代魏了翁的《念奴娇(叔母生日刘左史光祖以余春时所与为寿词韵见贶馥用韵谢之)》,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rú jīn yuǎn zài,诗句平仄:平平仄仄。

梦中犹记,来时路、五马踟蹰攒立。
江北城南春澹沲,山锁一天晴日。
伊轧征车,徊徨去意,只有东风识。
如今远在,谁人伴我浮白。
天外一曲阳春,依然有脚,来到萱堂北。
不是奇情双照亮,肯寄鳞鸿相觅。
酒引曹醇,歌翻楚调,触拨归心急。
醉魂时绕,莺花世界风物。

鉴赏

《念奴娇(叔母生日刘左史光祖以余春时所与为寿词韵见贶馥用韵谢之)》是宋代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梦中犹记,来时路、五马踟蹰攒立。
江北城南春澹沲,山锁一天晴日。
伊轧征车,徊徨去意,只有东风识。
如今远在,谁人伴我浮白。
天外一曲阳春,依然有脚,来到萱堂北。
不是奇情双照亮,肯寄鳞鸿相觅。
酒引曹醇,歌翻楚调,触拨归心急。
醉魂时绕,莺花世界风物。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梦中回忆起与叔母相聚的情景。诗中描绘了叔母的生日宴会,马车踟蹰不前,意味着作者对与叔母的相聚感到期待。随后,诗人写道江北城南的春天如澹沲的水面,山峦遮挡住了阳光。作者表示只有东风能够感知他的离别之意。如今他远离故乡,不知有谁能陪伴他漂泊。诗人称赞了天外的阳春仍然存在,并且有脚步声来到他所在的地方。他认为这并非奇迹,而是因为自己的深情,才能够感召到这阳春的到来。诗人继续提到酒引领曹醇(一种美酒),歌唱着楚调(楚国的曲调),触动着他内心的归属感。他的醉魂时而绕过莺花,时而环绕于世界的风景之间。

赏析:
《念奴娇》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思念叔母的情感。通过描写叔母生日宴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与叔母相聚的渴望。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江北城南的春天和山峦遮挡阳光,与作者内心情感的反衬,使整首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诗中还融入了对离别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情厚意。最后,诗人以酒和歌的形式表达了内心的归属感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具张力。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亲情和故乡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温馨和感动的感受。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