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潼川孙监税挽诗》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静的寺庙,九折的山坡,
通向苍天的一片心。
宁愿忍受那污秽的门户,
也不与世俗的沉浮为伍。
直言不讳地对待纵横之事,
忍受不了丧葬的悲音。
平都的秋月洁白如霜,
清爽的风伴随着浓郁的阴影。
诗意:
《潼川孙监税挽诗》描绘了一个平静宁和的寺庙景象。诗人以折射的手法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疏离与超越。他宁愿忍受寺门的肮脏,也不与俗世浮沉为伍,表明他心灵的纯净和崇高。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权谋的厌倦,他不愿听闻虞殡的悲音,希望远离权谋纷争的纷扰。最后,诗人以秋夜的明月和清爽的风景作结,传达出平和宁静的境界与内心的舒畅。
赏析:
《潼川孙监税挽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恬静的寺庙景象,通过对寺庙与世俗的对比,传达出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心态。诗人以自然景物的描写,如九折的山坡、秋夜的明月,营造了一种宁静、清朗的氛围,使诗意得以更加深远地表达。诗中的"纵横"二字,折射出诗人对政治权谋的疲倦和厌恶,表达了他希望远离喧嚣与纷争,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整首诗凝练、深沉,以清新的语言和意境,展示了诗人的独立思考和超越世俗的心境。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