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诗词:《费华文挽诗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魏了翁
费华文挽诗二首的中文译文如下:
第一首:
谨厚传燕国,
宽和似蜀公。
材猷今世楷,
论建古人风。
第二首:
阅世心犹壮,
忧时鬓已翁。
芸芸今有尽,
归去得全终。
诗意和赏析:
这两首诗是宋代魏了翁的挽诗,表达了对已故的费华文的追思和缅怀之情。
第一首诗描绘了费华文的品行和为政的特点。费华文被形容为谨慎而厚道,他的治理方式宽和平易,像古代的蜀公(指刘备,蜀汉创立者刘备被誉为仁德之主)。费华文在当代被认为是杰出的楷模,他的才德被人们广泛称颂,他倡导的政治风格受到了古代先贤的赞赏。
第二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费华文的哀思。作者说他的心境依然坚定,对世事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但他的发际已经斑白,年岁已经老去。现今的世间万象虽然繁芜无尽,但所有的一切终将消逝,只有回归初心才能获得真正的完整与圆满。
这两首挽诗通过对费华文的歌颂和对光阴流转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逝去的友人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费华文的美德与当代风气进行对照,表达了对古代风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虑。整体而言,这两首诗情深沉,意境优美,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明月秋江寒
-
长铗子忘贫
出自 唐代 柳宗元: 《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娄秀才,图南也)》
-
苏颋黄缣青简奉康哉
出自 唐代 李显: 《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 山光夜暗围棋墅
-
粢盛芬芳
出自 真宗: 《高宗明堂前朝献景灵宫十首》
- 风回喜乍晴
-
高风当日汉君宾
出自 孙应时: 《昆山龚立道作棲闲堂取李太白题龚处士别墅诗》
-
喜跃倒冠绶
出自 宋代 郑刚中: 《代上傅帅十二月二十三日生辰》
-
类上帝而禋六宗
出自 南北朝 庾信: 《周五声调曲 征调曲 五》
- 尘缘谢驱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