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次韵丁制置远迎三绝》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乔松挺挺百年期,
这里描述了一棵松树的苍劲挺拔,经过百年的岁月沉淀,仍然屹立不倒。
霜雪无端顿系之。
诗人以"霜雪"来象征岁月的冷酷,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世事的变迁。"顿系"则表示岁月的缠绕和束缚,暗示着诗人对于时光的感叹和无奈。
一点阳和消不断,
这句表达了一点阳光的温暖和希望,但无论阳光如何温暖,岁月的冰冷和无情依然不断蚕食。
春风又长岁寒枝。
"春风"象征着新生和希望,然而岁寒的枝条却依旧冷冽。这句揭示了岁月的无情和变幻,人们对于时间的渴望与现实的冲突。
诗意和赏析:
《次韵丁制置远迎三绝》以极简的语言描绘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通过描绘挺拔的松树、冰冷的霜雪和温暖的阳光,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松树象征了坚强和不屈的品质,它经历了百年的风霜,依然屹立不倒,展示出人们对于生命的向往和追求。然而,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变迁却是不可避免的,诗人对于时间的冷酷和无情感到了无尽的忧伤和无奈。
诗中的阳光和春风代表了希望和新生,它们给予人们温暖和力量。然而,尽管阳光如何温暖,春风如何长久,岁月的寒冷和无情依然存在,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挣扎。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时间的思考,传达了对于生命脆弱性和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它呈现了一种深沉的悲凉情绪,引发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于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意蕴的语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于时间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它以抒情的方式诉说了生命的脆弱和岁月的无情,引发人们对于生命的反思和对于时光的珍惜。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