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兀坐》是宋代诗人郑清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夜晚聆听寒蛩,清晨倾听蝉声,
梧桐树下雨声稀疏,秋天渐渐深沉。
独自坐着,心无牵挂,
一半是纯真天真,一半是禅悟心境。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寂静的夜晚和清晨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诗人坐在梧桐树下,听着夜晚的寒蛩和清晨的蝉鸣,感受着秋天的深沉。他心无旁骛,没有任何牵挂,半是纯真的天真之心,半是禅悟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安详的场景,通过对声音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夜晚的寒蛩和清晨的蝉鸣是大自然的声音,与诗人内心的平静形成了和谐的共鸣。梧桐树下稀疏的雨声,更加强调了秋天的凄凉和静谧。诗人坐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任何烦恼和牵挂,完全投入于当下的宁静之中。他一半是天真纯粹的心境,没有被尘世所染,一半是禅悟的心态,超越了尘俗的纷扰。整首诗词给人一种静谧、超然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这种超脱和宁静的境界,是诗人心灵的寄托和追求,也是人们心灵所向往的境地。
郑清之简介
宋代·郑清之的简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 郑清之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