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赠夏肯甫》是宋代诗人叶适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给夏肯甫
自识贤尊熟,常将远到期。
忽传千古信,虚抱一生颖。
恨菊来何久,愁梅去转迟。
应留起春蛰,词落未堪悲。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夏肯甫的赠别之情。诗人自称认识夏肯甫的品德高尚,与他的相识之期常常会被推迟。突然间传来夏肯甫千古流传的好消息,而诗人却只能虚抱着自己一生的才华与智慧。诗人懊恼菊花来的时间太晚了,悲伤梅花离去的时机转瞬即逝。诗人希望夏肯甫能保留起来,像春蛰一样蓄势待发,而诗人的才情却无法被人珍惜。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感慨。诗中的自识贤尊熟表明诗人对夏肯甫高尚品质的认同,却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与他共聚。诗人虚抱一生颖,表达了对自己一生才华被埋没的无奈和懊悔之情。恨菊来何久,愁梅去转迟这两句以花卉的形象隐喻了时机的短暂和易逝,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无奈和悲伤之情跃然纸上。最后两句应留起春蛰,词落未堪悲,则表达了诗人对夏肯甫的期望,希望他能像春蛰一样蓄势待发,而诗人的才情却无法得到应有的珍视。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自己才情被埋没的无奈,给人以思索和感慨之情。
叶适简介
宋代·叶适的简介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 ► 叶适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