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七夕》是宋代廖行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背景,描绘了七夕节时的浪漫场景和喜庆氛围。
诗词的中文译文:
从昔人传鹊作桥,
一年牛女会清宵。
几家乞巧罗瓜果,
是处开樽沸管箫。
云雨暂成银汉约,
风雷催趁玉晨朝。
凭谁与问支机石,
好上仙槎款碧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传统的七夕情节为主题,描述了人们庆祝七夕节的场景和仪式。诗人通过描绘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清晨时分雨后的银河,以及热闹的庆祝活动,展示了七夕节的欢乐与浪漫氛围。
首先,诗中提到了传说中的鹊桥,这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桥梁。这象征着爱情的奇迹和牛郎织女跨越天河的美丽传说。牛郎织女只有在每年的七夕之夜才能相聚,因此昔人传说用鹊鸟搭建桥梁,使牛郎织女得以相会。
接着,诗中提到了乞巧和庆祝活动。七夕节是女子们展示巧艺和祈求智慧的时刻。几家人家都在乞巧,展示自己巧手制作的罗瓜果,展现出女性的聪明才智和技艺。开樽沸管箫,形容庆祝场面热闹喜庆,人们共同欢庆佳节。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天空的景象。云雨暂成银汉约,形容雨后云雾散去,天空恢复明朗,银河再现。风雷催趁玉晨朝,形容风和雷声助长了早晨的气氛,为新的一天带来喜气和祥瑞。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向往。凭谁与问支机石,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传说中的支机石的好奇和向往,支机石是传说中的神奇宝石,具有神秘的力量。好上仙槎款碧霄,表达了诗人对于仙槎的向往,仙槎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所乘坐的神秘船只,它可以带领他们飞越天空。
这首诗通过描绘七夕节的浪漫场景和热闹气氛,表达了人们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使人们在阅读时体验到丰富的情感和文化的独特魅力。
廖行之简介
宋代·廖行之的简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 廖行之的诗(1篇)〕猜你喜欢
- 诗到随州更老成
-
粉墙曾恁
出自 宋代 柳永: 《玉蝴蝶(五之四·仙吕调)》
-
晚入瑶台露气清
出自 唐代 许瀍: 《纪梦(一作梦入琼台,本事诗及唐诗纪事并作许浑)》
-
果然胡寇从燕起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华原磬-刺乐工非其人也》
-
默写此传终全文
出自 楼钥: 《跋余子寿所藏山谷书范孟博传》
- 冰雪丰姿了无翳
- 长鲸吹浪莫漂摇
- 送君识君心
-
庵中无日不春风
出自 元代 李道纯: 《水调歌头 赠和庵王察判》
- 自在无拘空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