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和晚菊三首》是宋代廖行之创作的诗词。这首诗词以描绘秋菊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景色以及自身境遇的感慨。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菊为中心,通过描绘秋菊的美丽和傲立不群的姿态,诗人表达了对秋天的推崇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诗词中的第一首,诗人提到“穷秋几许清”,形容秋天的清凉。秋菊虽然是花卉中的一员,但它在寒冷的秋季依然能够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显示出它的坚韧和独特的品质。诗人接着写道“晚芳犹尔亦何荣”,表达了对秋菊在秋天中依然能保持芬芳和荣耀的敬佩之情。
第二首诗词中,诗人提到“东篱旧岂论余子”。通过东篱一词,诗人暗示自己的低微身份,强调自己是普通人家的子弟。然而,诗人并不因此而自卑,他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自信和骄傲。他写道“三径今应愧老成”,暗示自己在文学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对于他来说,年岁增长并不会减损他的才华。
第三首诗词中,诗人以写景入手,描绘了秋菊的气息和景色。“气吐耐堪供饮兴,登临那得厕群英”。通过描写秋菊绽放的芬芳,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豪情与自得。诗人将自己比作丈人,以丈人行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认为自己的作品应该足够优秀,不仅能供人饮用,还能使人受益。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自己的作品可能不为众人所知,他说“俗眼谁知省屈平”,暗示自己的作品可能会被大众忽视,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理解他的才华和价值。
廖行之的《和晚菊三首》通过描绘秋菊的美丽和自身的境遇,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和对自身才华的自信。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精确的描写展现了秋菊的傲立和诗人的自得,既表达了对秋天的景色的喜爱,又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豪和对社会眼光的思考。
廖行之简介
宋代·廖行之的简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 廖行之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几人东下忆奔雷
-
桃散武陵霞
出自 唐代 李商隐: 《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
- 由来共结褵
-
径蹊曲折屋参差
出自 宋代 陈傅良: 《游丁次翁筼簹园期次翁不至》
-
良由意象高
出自 宋代 赵蕃: 《题旧日所藏晋陶渊明采区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画》
- 天籁皆余音
- 云泥共悲欢
- 除书日日下
-
平原入望赊
出自 金幼孜: 《誓师毕随驾回营中马上赋》
-
一泓真觉西湖小
出自 近现代 洪传经: 《四月初二日游兰州小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