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费花工着意催
出自宋代:仲并的《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
枉费花工着意催,漫山桃李总非材。
要令千古芬香在,能作和羹自有梅。
鉴赏
《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是宋代诗人仲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
枉费花工着意催,
漫山桃李总非材。
要令千古芬香在,
能作和羹自有梅。
译文:
辛勤培植的花朵白白浪费,
遍山遍野的桃李总是平庸。
希望让千古芬芳留存,
只有梅花能独领风骚。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花朵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自身价值的思索。作者用"枉费花工着意催"来形容花朵的美丽和艳丽,但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美丽可能是一种虚幻和过度的投入。"漫山桃李总非材"则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功利的批判,认为这些桃李花朵虽然盛开,却缺乏真正的内涵和价值。
而在这种背景之下,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像梅花一样,保持真实和独立的价值。"要令千古芬香在"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希望自己的价值和精神可以留存在后世,不受短暂时光的冲刷。最后一句"能作和羹自有梅"则点明了作者将自己的价值与梅花相提并论,认为只有梅花才能真正独树一帜,独具特色。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花朵的比喻,抒发了作者对于自身价值和社会现实的思考。作者以花朵的美丽和普遍性来反思社会中功利主义的现象,提出了对真实和独立价值的追求。梅花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意义的花朵,成为作者表达自我价值的象征。
这首诗词在表达思想的同时,还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通过"枉费花工着意催"和"漫山桃李总非材"这两句,作者用艳丽的花朵形象来衬托社会中功利主义的平庸和虚假。而最后一句"能作和羹自有梅"则以梅花的独特品质来强调自身的独立和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通过花朵的比喻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个人价值的思考。以梅花作为象征,表达了对真实和独立价值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仲并简介
宋代·仲并的简介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 ► 仲并的诗(1篇)〕猜你喜欢
-
输与寻常姊妹家
出自 宋代 辛弃疾: 《减字木兰花(纪壁间题)》
-
牵拽不回头
出自 金朝 王哲: 《小重山·堪叹环中这只牛》
-
能昼张郎不自由
出自 元代 邵亨贞: 《沁园春 龙洲先生以此词咏指甲小脚,为绝代》
-
何殊泛仙槎
出自 楼钥: 《分韵送卢国华福建提刑得华字》
-
不须杯勺了三冬
出自 宋代 陈与义: 《宴坐之地籧篨覆之名曰蓬斋》
- 岁晚宁无掌故来
- 日夕讲书诗
- 况我本自安丘园
- 名声逐吾辈
- 胜景洗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