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乘牛还
出自宋代:吴芾的《和陶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东风才解冻,农事已开端。
田夫竞力作,不获须臾安。
渊明于是时,亦岂容坐观。
日出负耒去,入夜乘牛还。
宁不惮劳苦,要得逃饥寒。
顾我独何幸,虽知稼穑难。
逢秋但一饱,此外了不干。
回首视渊明,已是增汗颜。
那堪万事拙,只得长掩关。
诵公获稻句,倍为公兴叹。
鉴赏
《和陶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是宋代吴芾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农田里的景象,表达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精神和对丰收的渴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东风才解冻,农事已开端。
田夫竞力作,不获须臾安。
渊明于是时,亦岂容坐观。
日出负耒去,入夜乘牛还。
宁不惮劳苦,要得逃饥寒。
顾我独何幸,虽知稼穑难。
逢秋但一饱,此外了不干。
回首视渊明,已是增汗颜。
那堪万事拙,只得长掩关。
诵公获稻句,倍为公兴叹。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农田中的景象,展现了农民劳作的艰辛和对美好丰收的渴望。诗人描述了春天的来临,东风解冻了大地,农事开始展开。田间的农民们争相努力工作,心怀焦虑,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辛勤劳作才能换来安定和丰收。
诗中提到了一个人物名字叫渊明,他不仅不会坐视不管,还亲自参与劳作。他在清晨担负着耒耜去田间工作,黄昏时骑牛回家。他不怕劳苦,只求摆脱饥寒的困扰。诗人自谦自己的命运,虽然明白农田的辛劳和丰收的不易,但他只是在秋天时稍稍能够吃饱,其他时间却无事可干。
诗人回首看着渊明,感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和羞愧。他认为自己无法胜任各种事务,只能长时间闭门不出。最后,诗人以赞美的口吻吟唱着渊明获得丰收的景象,倍感佩服和感叹。
这首诗词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诗人自己的无奈和自省。它传达了一种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阶层的敬意和赞美。
吴芾简介
宋代·吴芾的简介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 吴芾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渐消酒色朱颜浅
出自 唐代 张籍: 《苏州江岸留别乐天(一作白居易诗)》
- 向晓白云收
- 韩香顿减
- 回顾尘寰局促
-
讲论风俗待陈诗
出自 宋代 苏颂: 《公说再和并前十五篇辄复课六章用足前篇之阙》
-
尚许酌衢樽
出自 宋代 晁补之: 《次韵王宗正定国与苏翰林先生黄校书鲁直唱和》
-
何但书生拜马前
出自 明代 何允泓: 《读岳忠武传四首(庚申岁)》
-
却行安可望追前
出自 孙应时: 《恭和家大人鬻田训子诗韵》
- 五色云衢散上天
- 云鞍羽盖下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