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堂无徒真面壁
出自宋代:胡寅的《与范信仲及严陵同官纳凉万松亭》
黄堂无徒真面壁,休暇相招出城北。
千岩窈窕万松豪,把酒观棋得终日。
此邦前修邈难继,严范千古堂堂色。
用这折箠笞犬羊,否则持竿弄泉石。
我才濩落何足道,行藏未有资身策。
公当长啸起家声,云台高敞风尘息。
鉴赏
《与范信仲及严陵同官纳凉万松亭》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胡寅与范信仲、严陵一起在万松亭纳凉的情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黄堂无徒真面壁,
休暇相招出城北。
千岩窈窕万松豪,
把酒观棋得终日。
此邦前修邈难继,
严范千古堂堂色。
用这折箠笞犬羊,
否则持竿弄泉石。
我才濩落何足道,
行藏未有资身策。
公当长啸起家声,
云台高敞风尘息。
诗意:
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胡寅与范信仲、严陵一同在万松亭纳凉的情景。胡寅在黄堂中,面对着空无一人的墙壁,思考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闲暇之际,他邀请范信仲和严陵一同离开城市北部,来到这座千岩窈窕、万松翠绿的亭子。他们一边品酒、观棋,一边度过整个日子。这个国家的前途曾经如此辉煌,但如今却难以继承先辈的伟业。范信仲和严陵作为时代的楷模,他们的威严和风采千古流传。胡寅以他们的身份为依据,借喻折箠笞犬羊,意味着应该用严厉的手段来惩治无能之辈。否则,就应该持竿玩弄泉水石头,以表达对自己平庸生活的无奈。他自谦自己的才能和境遇,认为自己无足道之事可言,行为和藏身之地都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然而,他呼唤范信仲和严陵一起发出长啸,以展现他们作为杰出人物的声望,让云台高敞,尘埃消散。
赏析:
胡寅在这首诗中以自己的境遇和心境来表达了对时代和人生的思考。黄堂无徒真面壁的形象,象征着自己在生活中的孤独和迷茫。他邀请范信仲和严陵一同出城北来到万松亭,通过描绘美景和与友人的相处,展现了对友谊和自然的向往。诗中的千岩窈窕、万松豪,给人以山水之间的宁静和壮美之感。把酒观棋得终日,表达了在宁静的环境中,与友人共享欢乐时光的心情。而对严范堂堂之色的赞美,则是对那些有威严和风采的前辈人物的敬仰和追思。诗中的折箠笞犬羊和持竿弄泉石的意象,表达了对社会庸碌无能之辈的批评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最后,胡寅呼唤范信仲和严陵一起发出长啸,寄托了对英雄气概和追求卓越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描写、人物塑造和意象运用,展示了胡寅内心世界的复杂和思考。他对自己的境遇和才能不满,同时也对时代和社会表达了一定的批判。诗中展现了友情、自然和英雄气概等主题,通过对这些主题的表现,诗词传达了对美好生活和追求卓越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意象,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给人以深思和感悟。
胡寅简介
宋代·胡寅的简介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 ► 胡寅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