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邓肃的名句 > 四望长安泪如洗

四望长安泪如洗

出自唐代邓肃的《次韵师皋

“四望长安泪如洗”出自宋代邓肃的《次韵师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ì wàng cháng ān lèi rú xǐ,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生论兵轻白起,端欲採芝追甪里。
谁遣声名到人间,役役十年空血指。
天狗堕地嗟未已,雷声屡迫君王耳。
闽山今复暗旌旗,四望长安泪如洗
羡君好古慕羲皇,品流不减刘真长。
舍我帡幪得甘寝,傍徨忽在无何乡。
安得大明如火烈,坐令鼠辈消春雪。
六合内外还桑田,乾坤不容异姓裂。
看君跃马如游龙,醉中脱帽造王公。
高堂请志中兴事,吉甫作诵穆清风。

鉴赏

《次韵师皋》是宋代邓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译文:
平生论兵轻白起,
端欲採芝追甪里。
谁遣声名到人间,
役役十年空血指。
天狗堕地嗟未已,
雷声屡迫君王耳。
闽山今复暗旌旗,
四望长安泪如洗。
羡君好古慕羲皇,
品流不减刘真长。
舍我帡幪得甘寝,
傍徨忽在无何乡。
安得大明如火烈,
坐令鼠辈消春雪。
六合内外还桑田,
乾坤不容异姓裂。
看君跃马如游龙,
醉中脱帽造王公。
高堂请志中兴事,
吉甫作诵穆清风。

诗意和赏析:
《次韵师皋》以豪情壮志的笔触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思考。诗词中展现了邓肃对战乱时期的痛苦与反思,以及对国家兴亡的关切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

诗词开篇描绘了作者对兵事轻率的评价,希望能采取像白起那样英勇果断的行动来改变现状。然而,他的声名却无法传扬于世,经历了十年的辛劳,却只换来空洞的指责和无法实现的理想。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时局的动荡和朝廷的腐败。"天狗堕地"和"雷声屡迫"意指国家陷入危机之中,危机的威胁不断逼近君王的耳朵。"闽山今复暗旌旗,四望长安泪如洗"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感伤和对朝廷的失望,长期的战乱使得江山沦陷,悲伤之情难以言表。

诗词中也呈现了对英雄人物和古代圣贤的羡慕和推崇。邓肃羡慕羲皇的卓越才华和刘真长的文采不减,暗示了他对历史名人的崇拜之情。

在最后几句中,邓肃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他甘愿放弃官职的安逸,愿意在无何乡漂泊,只要能够看到大明国家的兴盛,让那些卑微的人物消失如春雪融化。

诗词以跃马如游龙、醉中脱帽造王公的形象展现了作者豪情万丈的志向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最后两句"高堂请志中兴事,吉甫作诵穆清风"则表达了邓肃希望能在高堂之上,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谋求国家的兴旺,并由吉甫(指宰相)以穆清风之词表达崇高的愿望。

《次韵师皋》以激昂的词句表达了邓肃对乱世的痛苦和对国家兴亡的关切,同时展现了对英雄人物和古代圣贤的羡慕和推崇。诗词中蕴含着作者对时局动荡和朝廷腐败的不满,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期许。这首诗词通过豪情壮志的笔触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理想国家的向往。

邓肃简介

唐代·邓肃的简介

邓肃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 ► 邓肃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