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此令人鼻骨酸
出自宋代:郑刚中的《和季平哭小女时避地灵峰》
荒山藤束木皮棺,见此令人鼻骨酸。
自是杏殇风易剪,不须惭痛泪阑干。
鉴赏
诗词:《和季平哭小女时避地灵峰》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郑刚中创作的作品,描写了一位名叫季平的人在地灵峰上哭泣他的小女儿。诗人通过描述墓地上荒山藤缠绕着木皮棺,以及季平的悲痛之情,表达了对亲情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悲伤。诗中还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易逝,以及人们面对死亡时的无奈和无法挽回的现实。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凄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季平失去女儿的悲痛之情。诗人以荒山藤束木皮棺作为描写的对象,形象地展示了季平女儿的安息之地。墓地的景象与季平的悲痛相呼应,使人感受到深深的悲伤和无尽的凄凉。
诗中的“杏殇风易剪”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易逝。杏花是春天的象征,而“殇”则暗示了早逝的意味。诗人通过这一形象描绘了季平女儿的生命短暂,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脆弱和无常。
最后两句“不须惭痛泪阑干”表达了诗人对季平的同情和理解。诗人认为,面对亲人的离去,悲痛是无法控制和抑制的,因此无需感到惭愧。这种理解和同情使整首诗更加真实和感人。
《和季平哭小女时避地灵峰》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亲情的悲伤和生命的脆弱。诗人通过简洁而凄凉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哀伤和思考的境地,引发人们对生命的反思和对亲情的珍惜。
郑刚中简介
宋代·郑刚中的简介

郑刚中(1088年—未知),字亨仲,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於世。
...〔 ► 郑刚中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