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和浑兴庵超然即事韵》是宋代张继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得逍遥趣,
从来乐静居。
水边红杏小,
烟外翠篁疏。
有物真常应,
忘形内本虚。
人间役尘虑,
到此尽消除。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描述了一处风景宜人的居所,其中有水边盛开的红杏树,周围是稀疏的翠绿竹林。在这里,有一种真实而恒久存在的东西,超越了尘世的形态。来到这里,人们能够抛却繁杂的纷扰和忧虑,心灵得到了放松和解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的愿望。水边盛开的红杏树和翠绿的竹林,构成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给人们带来愉悦和舒适的感觉。诗中提到的"有物真常应,忘形内本虚"表明诗人认识到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永恒不变的真理,而人类自身的形态与之相比则是虚幻的。通过与自然融洽相处,人们可以放下尘世的烦恼和焦虑,体验到内心的宁静和放松。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示了宋代文人士对田园生活和超脱尘俗的向往。它传达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和平静的情感,呼应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自在”的生活理念。通过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人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越尘世的境界,给读者带来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启迪。
张继先简介
宋代·张继先的简介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 ► 张继先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