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张继先的名句 > 自称蟾华欲妙时

自称蟾华欲妙时

出自宋代张继先的《京师夜坐怀浑沦庵有作寄之

“自称蟾华欲妙时”出自宋代张继先的《京师夜坐怀浑沦庵有作寄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ì chēng chán huá yù miào shí,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独坐空庐静可知,江城意味岂如斯。
君看凤实初成处,自称蟾华欲妙时
酒兴原同云叟乐,风尘无取庆宗诗。
山中林壑虚明境,不得归吟有所思。

鉴赏

《京师夜坐怀浑沦庵有作寄之》是宋代张继先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独坐空庐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和感慨。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独坐空庐静可知,
江城意味岂如斯。
君看凤实初成处,
自称蟾华欲妙时。
酒兴原同云叟乐,
风尘无取庆宗诗。
山中林壑虚明境,
不得归吟有所思。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诗的开篇,诗人独坐在空荡的庐舍中,静静地思索着。他通过庐舍的寂静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思考。接着,诗人提到了江城,暗示自己所在的地方可能是一个繁忙喧嚣的城市。他在心中对江城所代表的意义产生了疑问,认为那里的意味不如自己此刻的静谧深沉。

接下来,诗人邀请读者观看凤实初成的景象,暗示他眼前的景色也有其独特之处。他自称蟾华欲妙时,蟾华指的是月亮,意味着他自己在诗歌创作上即将达到巅峰状态。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展示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渴望和追求。

诗的下一部分,诗人以酒兴来表达自己与古代名士云叟的共鸣与快乐。他认为自己的心境与云叟相似,都能在饮酒的激动中找到乐趣。诗人进一步指出,风尘无取,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庆祝宗诗,即崇尚诗歌创作本身的价值。

最后,诗人描述了山中林壑的虚明境,意味着他心灵的追求和世俗的隔离。他无法回归平凡,思绪万千,无法停止吟咏和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静谧、孤寂和追求,以及与外界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坚守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将自己与古代名士云叟相联系,彰显了对于传统文化和诗歌传统的敬仰和承继。同时,通过山中林壑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对于内心世界的热爱和追求,体现了文人士人追求自我超越和精神寄托的精神追求。

张继先简介

宋代·张继先的简介

张继先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 ► 张继先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