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钟》是宋代诗人张继先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钟的形象为核心,通过描绘其金晶般的外表和悬挂在玉楼上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钟》的中文译文:
金晶铸就斗星悬,
挂向玉楼知几年。
好是五更残梦里,
一声敲透白云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钟的形象为主题,通过对钟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首句“金晶铸就斗星悬”形象地描绘了钟外表的金光闪烁,宛如夜空中挂着一颗闪烁的星星。这一景象使人联想到钟声在宇宙中回响,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第二句“挂向玉楼知几年”则表达了钟悬挂在玉楼上的情景。钟声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们所感知,而钟在玉楼上的悬挂也象征着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和珍视。这句诗意呼应了第一句,强调了时间的无常和岁月的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好是五更残梦里,一声敲透白云天”揭示了钟声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五更指夜晚的最后一更,表示时间已经过去很久,而钟声在残梦中回响,使人产生强烈的触动。最后一句“一声敲透白云天”形象地描述了钟声的威慑力和广阔的影响范围,使人们感受到钟声穿透云霄,超越尘世的壮丽景象。
整首诗词通过钟的形象,以及与时间、岁月的对应,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思考和对流逝岁月的感慨。钟声在夜晚敲响,让人对时间的流逝有了深刻的感受,也使人对生命的短暂和珍贵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作者通过钟声的描绘,将时间和人的存在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人们对时间的敬畏和珍视。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钟声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这首诗词通过钟声的意象,引发读者对时间、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诗意和感人的艺术效果。
张继先简介
宋代·张继先的简介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 ► 张继先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