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咏陶渊明》是唐代文人颜真卿的作品。诗意表达了宋朝官员张良的忧国忧民之心,对当时世事的不满和对陶渊明的景仰。
译文:
张良思报韩,龚胜耻事新。
狙击不肯就,舍生悲缙绅。
呜呼陶渊明,奕叶为晋臣。
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
题诗庚子岁,自谓羲皇人。
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
兴逐孤云外,心随还鸟泯。
诗意:
诗中以张良和龚胜的故事开篇,张良忧心忡忡地思考如何回应韩信的挑战,龚胜则对这一切感到耻辱。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失望,认为人们不愿相互帮助,通过自己的牺牲去感召他人。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了陶渊明,将他视为自己心中的楷模,陶渊明作为晋朝的官员,忠诚不屈,在眷恋家园的同时,也时刻怀念着国家的兴旺。最后,诗人自称为“羲皇人”,手持山海经,意味着他对历史和文化的广博了解,头戴漉酒巾,象征他从事文学创作的身份。他的心随着独自放飞的云彩和归巢的鸟儿飘荡,寄托了自己的希望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他对古代贤人的景仰之情。诗人通过描写张良和龚胜的故事,使整首诗富有故事性和感情色彩。他通过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体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并将希望寄托在了陶渊明这一历史人物身上。最后,诗人以自己的身份和情感插入其中,展示了他对文化和历史的关注。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含蓄深远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对社会的关怀和对文化传统的思索。
颜真卿简介
唐代·颜真卿的简介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 ► 颜真卿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江城卧听捣衣时
出自 唐代 刘长卿: 《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赠袁赞府(时经刘展平后)》
- 黄莺到处不绝声
-
东风弄晴画
出自 宋代 宋伯仁: 《梅花喜神谱·欲谢一十六枝》
-
凉风不审意如何
出自 宋代 赵蕃: 《闻曾裘父丈亡追用前韵寄审知二首》
- 千岩宅在鲁家东
-
戴花翁在老无憀
出自 宋代 刘克庄: 《二月十八日过梅庵追怀主人二首》
- 直语时多忌
-
僧伽帽小却空回
出自 宋代 苏轼: 《成伯家宴造坐无由辄欲效颦而酒已尽入夜不欲》
- 青阳若得常如旧
- 雨泣悲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