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陈造的名句 > 倏听丙夜更

倏听丙夜更

出自宋代陈造的《别俞君任通判三首

“倏听丙夜更”出自宋代陈造的《别俞君任通判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ū tīng bǐng yè gè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客舍不宜久,黄尘翳衣缨。
非君此解后,孰使老眼明。
握手杂谈笑,洗醆共浊清。
已烬铜炉烟,倏听丙夜更
清诗相劳苦,凛然见高情。
珠璧眩璀璨,珩璜竞鎗铿。
宁惟老眼明,亦使病骨轻。
语离信所重,未敢促归程。

鉴赏

《别俞君任通判三首》是宋代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别离为主题,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和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客栈不宜久留,
黄尘蒙上衣缨。
若非与君分别后,
谁能使我老眼明亮。

握手相别,言笑之间,
共饮美酒使清凉。
铜炉的烟已经消散,
我倾听着深夜的钟声。

清晨的诗歌辛苦劳作,
凝重地表达着高尚情怀。
珠宝闪烁着耀眼光芒,
珩璜相争,铿锵有力。

只有明亮的老眼睛,
才能使疾病的骨骼轻盈。
言辞离别承载着重要的信仰,
我不敢催促归程。

这首诗词通过离别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客栈与友人分别时,感叹黄尘蒙上衣缨,意味着旅途的辛劳和别离的悲伤。他提到了与友人握手、谈笑、共饮美酒的场景,以及深夜倾听钟声的孤寂感。诗人在描绘这些情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思念之情。

诗词中出现了一些意象,如黄尘、铜炉烟和珠璧等,这些意象通过形象的描绘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诗人以珠宝的闪烁和铿锵的声音来比喻友人的才华和气质,凸显了友人的高尚品质。

最后,诗人强调了明亮的老眼睛对于感知世界的重要性,也表达了希望友人身体健康、安然归来的心愿。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贯穿整首诗,流露出深情厚意。

陈造简介

宋代·陈造的简介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 ► 陈造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