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游宝掌院》是宋代作家强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当年珍宝已经消失不见,
只余下这层层叠峰仿佛旧时的青山。
不容许凡夫俗子留下痕迹,
却应该由神物守护着岩门。
山腰处猿猴啸叫,孤独的烟雾笼罩着,
洞口处龙儿归来,暴雨中透着一股腥臭味。
今日我来到这里,探寻绝世的景致,
才知道真正的胜利在于考验图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处名为宝掌院的地方,表达了对宝藏的追求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诗人描述了当年的宝藏已经消失不见,唯有层峰犹存,仿佛是旧时青山的样子。这里不允许凡夫俗子留下痕迹,却应该由神物守护着岩门,暗示着这里是一处神秘而神圣的地方。
诗中描绘了山腰处猿猴的啸叫,烟雾笼罩着,洞口处龙儿归来,暴雨中透着腥臭味。这些景象增添了诗词的神秘和宏大气势,给人以强烈的感触。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来到这里探寻绝世景致的心情,他认识到真正的胜利不仅在于获得宝藏,更在于通过艰苦的考验和修行,得以领悟图经的真谛。
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宝藏和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中融入了道家的思想,强调了修行和领悟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强至简介
宋代·强至的简介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 强至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