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二月二十六日偶书》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作者在二月二十六这一天,回忆过去的岁月,感叹时光的流转和自身的变迁。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是:
旧年把酒对花频,
酒气花香日傍人。
今岁酒疏花未见,
惟将感泪湿青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的"旧年把酒对花频",描述了过去时光中作者常常与花共饮美酒,享受花香的美好时刻。"酒气花香日傍人"则表达了花的芬芳和酒的香气如同陪伴在人的身旁。
然而,到了"今岁",作者发现酒的消瘦和花的不再可见,"酒疏花未见"。这里的"酒疏"意味着酒的稀少,喻指过去的欢聚与狂欢已经消失。"花未见"则表明花朵也已经不再盛开,可能暗喻着与花共度时光的快乐也已逝去。
最后两句"惟将感泪湿青春"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感伤和对青春的思念。"感泪湿"意味着作者情感激动至泪涌而出,这里泪水象征着无法言表的感伤。"青春"指的是年轻的时光,作者感叹时间的流转,青春的逝去。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青春逝去的感慨。通过描绘酒与花的交融,以及酒与花的渐行渐远,诗中充满了离愁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个人的感受,抒发了人们对光阴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岁月的珍惜,使读者也能够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强至简介
宋代·强至的简介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 强至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