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强至的名句 > 三叩宾阶通刺谒

三叩宾阶通刺谒

出自宋代强至的《送川僧玘上人归雪窦

“三叩宾阶通刺谒”出自宋代强至的《送川僧玘上人归雪窦》,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ān kòu bīn jiē tōng cì yè,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释子群群蹈一辙,类能恐诱鼓师说。
彼上人者剑外来,独许清吟调风月。
就我乞诗归甬东,三叩宾阶通刺谒
何时腰下解瓶盂,岩窦应逢先腊雪。

鉴赏

《送川僧玘上人归雪窦》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川僧玘上人归雪窦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修行的敬佩和向往之情。

诗中的“释子群群蹈一辙,类能恐诱鼓师说”意指僧人们虽然修行的方式相似,但他们的真实修行之道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说清楚。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修行的深切敬意。

接着,诗人称赞川僧玘上人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僧人,他来自剑外,独自凭借着清吟高唱的才华,得到了修行的认可。这里的“清吟调风月”表达了僧人在修行过程中领悟自然之美的能力。

诗人然后以自己的身份向僧人乞求一首诗,希望能借此感悟修行的真谛。他三次跪拜僧人的门阶,表示自己的虔诚和敬意。诗人期待着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够与僧人一同品味诗酒,分享心灵的寄托。这里的“腰下解瓶盂”指的是打开酒瓶,共享美酒。

最后两句“岩窦应逢先腊雪”表达了诗人对与僧人相遇的期盼。这里的“岩窦”指僧人修行的地方,而“先腊雪”则是指寒冷的初雪。诗人希望能在寒冷的初雪中与僧人相遇,共同领悟修行的真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僧人修行的景仰和向往,表达了对修行道路的崇高追求和对心灵寄托的渴望。

强至简介

宋代·强至的简介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 强至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