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将渡扬子风雨忽作
南徐景物古愁人,
薄宦扁舟更水滨。
不识浊醪倾北固,
独随寒雨出西津。
连天风浪声兼厉,
当路鼋鼍气亦振。
吾道屈伸非一日,
世情未要责江神。
中文译文:
在将要渡过扬子江时,突然风雨来临。
南徐地区的景物给古人带来了忧愁,
身处微薄的官职,我乘坐小舟在水边徘徊。
我不知道那美酒已经倾入北固山,
独自随着寒雨离开西津渡口。
天空中的风浪声音愈发凶猛,
正当我行驶在波涛汹涌的水路上,乌龟和鳄鱼的气息也显现出来。
我的人生道路曲折漫长,并非一日之功,
世间的变迁与江神的责难都不会轻易放过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作品,描绘了将要渡过扬子江时突然来临的风雨景象。诗人借景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愁苦和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南徐地区的景物给他带来了古时的忧愁,而他微薄的官职使他感到无力和迷茫。他不知道美酒已经倒入北固山,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无知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面对连绵不绝的风浪,诗人感受到天地间的力量,乌龟和鳄鱼的气息象征着困境和危险。诗人坦然面对自己的人生道路,认识到成功与失败、荣耀与责难都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奋斗。最后,诗人表达出世间的责难和考验并不会轻易放过自己。这首诗通过描绘风雨时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思考和对奋斗的坚定信念。
强至简介
宋代·强至的简介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 强至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