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强至的名句 > 锦水春风转绣旗

锦水春风转绣旗

出自宋代强至的《依韵和杨公济喜嘉定帅王待制移成都

“锦水春风转绣旗”出自宋代强至的《依韵和杨公济喜嘉定帅王待制移成都》,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ǐn shuǐ chūn fēng zhuǎn xiù qí,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把诏心先剑外飞,一身与国系安危。
玉关落日辞金印,锦水春风转绣旗
历见本朝归秉轴,多由全蜀出分麾。
少陵漫为知音喜,行到花溪已恐迟。

鉴赏

《依韵和杨公济喜嘉定帅王待制移成都》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把诏心先剑外飞,
一身与国系安危。
玉关落日辞金印,
锦水春风转绣旗。
历见本朝归秉轴,
多由全蜀出分麾。
少陵漫为知音喜,
行到花溪已恐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杨公济喜迁成都为帅王待制的赞美和祝福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诗人把心意写在诏书上,让诏书在剑外飞翔,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安危的关切。诗人引用了玉关落日辞金印、锦水春风转绣旗的景象,来象征着杨公济离开朝廷、前往成都的壮丽场面。历史上,杨公济是宋代名将,他在全蜀地区建立了威信,所以诗中提到了本朝归秉轴、全蜀分麾的事实,以显示他的功绩和影响力。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杨公济离开时的惋惜之情,他怕自己到了花溪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与杨公济相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杨公济离开京城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杨公济的敬佩和祝福之情。诗中使用了许多意境深远的形容词和动词,如"玉关落日"、"锦水春风"等,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使整首诗具有了浓厚的情感和壮丽的景观。诗人还通过对杨公济的事迹的提及,展示了他在全蜀地区的威望和影响力,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最后两句诗则展现了诗人对杨公济离去的惋惜之情,使整首诗在庆祝和赞美的同时,也透露出些许离别的忧伤。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精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诗人的情感和对杨公济的赞美巧妙地表达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强至简介

宋代·强至的简介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 强至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