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郑獬的名句 > 根虽传大夏

根虽传大夏

出自宋代郑獬的《石榴

“根虽传大夏”出自宋代郑獬的《石榴》,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ēn suī chuán dà xià,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高枝重欲折,霜老裂丹肤。
试剖紫金碗,满堆红玉珠。
根虽传大夏,种必近仙都。
题作江南信,人应贱橘奴。

鉴赏

《石榴》是宋代诗人郑獬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高的石榴树枝重得像要断裂,霜冻让它的红皮龟裂。试着剖开那紫金般的果碗,里面满满堆满了红玉般的果珠。虽然根源传自大夏之地,但它的种子却更接近仙都。这首题词写在江南,表明作诗者是江南人,而读者们则可能是看不起橘奴的人。

诗意:
这首诗以石榴为主题,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石榴的美丽和诱人。通过形容石榴树枝高重、红皮龟裂,以及果碗中堆满红玉般的果珠,诗人展现了石榴的丰盈和诱惑力。诗中还描述了石榴的来源,称其根源传自大夏之地,而种子则更接近仙都,给人一种神秘和珍贵的感觉。最后,题作江南信,人应贱橘奴,表明作者是江南人,并暗指读者们可能看不起橘奴,以此映射出一种社会层次和身份的关系。

赏析:
《石榴》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象的表达,展现了石榴的美丽和吸引力。通过描述石榴树枝的高重和红皮的龟裂,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丰盈、成熟的石榴世界。而满堆红玉般的果珠更是为读者展现了石榴的诱人之处。这种丰盈和诱惑力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使得诗词更具艺术感和张力。另外,诗中对石榴的来源和种子的描写,增添了一种神秘和珍贵的氛围,使得读者对石榴抱有更多的好奇和向往。

最后,诗中的题作江南信,人应贱橘奴,暗示了作者的身份和读者的层级关系。江南信指的是作者是江南人,而人应贱橘奴则暗示读者们可能看不起橘奴,从而呈现出社会层次和身份的差异。这种社会关系的暗示为诗词增添了一层社会意义,使得作品更具深度和多样性。

总的来说,郑獬的《石榴》以其细腻的描写、意象的运用和社会关系的暗示,展现了石榴的美丽和吸引力,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层次和身份的差异。这首诗词在艺术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情感上引发读者对石榴的好奇和向往,在社会意义上引发对社会层级关系的思考。

郑獬简介

宋代·郑獬的简介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 郑獬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