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送洵阳王令之官》是宋代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离开马嘶高枝,郊原夏景深。
还持长者政,前往慰问远方人民心。
种植黍稷竞相丰收,捕捞鱼虾盛满百金。
歌颂江山永嘉之美,时光流转在草堂吟唱。
诗意:
《送洵阳王令之官》描绘了一个官员离开洵阳王朝,出使他乡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离别时马嘶高枝、郊野夏日的深邃景色,表达了离别的凄凉之感。然而,这位官员并非只是个人的离别,更背负着送去王朝的政令,他的使命是前往远方慰问人民的心灵。诗中也展示了远方人民的丰收景象,种植的黍稷丰盛,捕捞的鱼虾价值连城。最后,诗人歌颂了江山永嘉的美好,将时光寄托在了草堂吟唱之中。
赏析:
《送洵阳王令之官》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表达了离别的苦涩和希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墨,将马嘶高枝、郊原夏景的深邃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在描写离别的同时,诗人通过官员前往远方慰问人民的情节,彰显了他的责任和使命感,体现了忠诚和担当的精神。诗中还展示了远方人民的丰收景象,以及江山永嘉的美好,这些描写烘托出离别中的希望和憧憬,给人以一丝温暖和慰藉。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又透露出对未来的期望,使人在感受离别的同时也感受到希望的力量。
韩维简介
宋代·韩维的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 韩维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