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不得下
出自宋代:韩维的《奉答詹叔过澶之旧州有作》
荒城岿遗堵,曙色起桑柘。
肃肃胡雁群,风急不得下。
子行感兴废,吊望一停驾。
缄诗寄故人,明灯读寒夜。
鉴赏
《奉答詹叔过澶之旧州有作》是宋代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回复詹叔过澶旧州作品
荒城岿遗堵,曙色起桑柘。
肃肃胡雁群,风急不得下。
子行感兴废,吊望一停驾。
缄诗寄故人,明灯读寒夜。
诗意: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城市的墙垣残破不堪,黎明时分桑树和柘树间泛起朦胧的光辉。寒风凛冽,高空中的胡雁群飞,但却因风势急促无法降落。诗人心中忧虑友人的行程,希望他能安全到达目的地,停下车马,感叹行路的辛苦和艰险。他写下这首诗,将寄托深情的思念之情寄给远方的朋友,同时独自一人在寒夜中点亮明灯,阅读诗文。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荒凉景色,通过城墙的废墟和黎明时分的桑柘光景,展现出一种萧瑟的氛围。风急不得下的胡雁群象征着全诗中的不安和不稳定。诗人以朋友的身份,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同时对他的行程表示担忧。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凝聚在这首诗中,通过寄托思念之情,希望给远方的朋友带去一份温暖和慰藉。明灯在寒夜中点亮,象征着诗人独自一人,为了寄托思念,守望着夜晚。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关怀之情,展示了友情和思念的力量。
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情感,展示了宋代诗人对友情和人生旅程的思考。在荒凉的背景中,诗人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同时也呈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以简练的语句和深情的情感,抒发了韩维对友情的珍重,以及对远方友人的牵挂之情,使读者在欣赏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和力量。
韩维简介
宋代·韩维的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 韩维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