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怀仙二首》是唐代诗人鲍溶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昆仑九层台,台上宫城峻。
西母持地图,东来献虞舜。
虞宫礼成后,回驾仙风顺。
十二楼上人,笙歌沸天引。
裴回扶桑路,白日生离恨。
青鸟更不来,麻姑断书信。
乃知东海水,清浅谁能问。
阆峰绮阁几千丈,瑶水西流十二城。
曾见周灵王太子,碧桃花下自吹笙。
译文:
第一首:
昆仑山上有九层高台,高台上宫殿峻峭。
西王母手持地图,东方来献给虞舜。
虞舜的宫殿礼仪完成后,驾着仙风回归顺遂。
楼上的人们在十二楼,笙歌声震撼天际。
第二首:
我曾往返于扶桑之路,白天孕育起离愁。
青鸟再也不来,麻姑断绝了书信。
于是我明白了东海的水,是如此清浅无人能问津。
阆峰山上的绮阁高耸千丈,瑶水向西流过十二座城。
我曾见过周灵王的太子,在碧桃花下吹奏笙。
诗意:
这首诗以怀念仙境的形象来表达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思念之情。诗人描绘了昆仑山上宫殿高耸、西王母献地图给虞舜、虞舜礼仪完毕后回归仙境等场景,表达了对仙境之乐的向往和渴望。同时,诗中也展示了诗人对扶桑之路、东海水以及阆峰山的感慨和思索,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诗人提及周灵王太子在碧桃花下吹奏笙,给人一种幻境般的美好感受。
赏析:
《怀仙二首》通过对仙境之景的描绘,将人们的向往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融合在一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昆仑山、西王母、虞舜、麻姑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艺术性。通过对东方仙境和扶桑之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思念,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之美。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给人以遐想和思考的空间,展现了鲍溶独特的诗歌才华。
鲍溶简介
唐代·鲍溶的简介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 鲍溶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