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七星杉》是宋代文人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杉苍苍横斗文,
其干十围阴蔽野。
应到夜深山月来,
林色天光迷上下。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棵古老的杉树,它高大挺拔、苍劲有力,树干纹理纵横交错,形成了独特的图案。这棵杉树的树干周围有十层厚密的树荫,使得周围的野地被遮蔽得阴暗无光。夜晚深沉时,山中的月光洒在这棵杉树上,使整个林间充满神秘的色彩和光辉。
赏析:
《七星杉》通过对一棵杉树的描绘,展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邃感悟。首先,作者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将杉树的形态描绘得淋漓尽致。他用"古杉苍苍横斗文"一句,巧妙地将杉树的纹理形状与古老的星斗文化相结合,给人以古朴、庄严的感觉。其次,作者通过描写杉树的树荫,强调了它的庇护之力,形容得非常浓郁。最后,作者通过夜晚的山月照射,营造出幽静祥和的氛围,使得整个自然景观显得更加深邃迷人。
整首诗词以杉树为主题,通过描绘杉树的特点和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对宇宙万物的思考。同时,通过对杉树的描写,也寄托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思索和对人生哲理的追求。整个诗词以深沉、凝重的笔调展示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曾巩简介
宋代·曾巩的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 曾巩的诗(1篇)〕猜你喜欢
- 祥占玉燕
- 夜永绣阁藏娇
-
新妆娇媚
出自 宋代 黄升: 《花发沁园春(芍药会上)》
-
险艰如许
出自 宋代 刘辰翁: 《莺啼序(赵宜可以余讥其韵,苦心改为之,复和之)》
- 若奉西园夜
- 恨无珠履客三千
-
天晴水暖鱼亦乐
出自 宋代 吴芾: 《夜来同诸公泛舟湖中乐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
-
樵者斧坛松
出自 宋代 刘克庄: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
不是先生爱山水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过长峰迳遇雨,遣闷十绝句》
- 月色在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