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和酬张井见赠》是宋代魏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十个春天居住在溪边的闲居,
春天的溪水中盛开着兰花和蕙草。
我自知道吟咏诗词并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好处,
但有谁知道我学习机谋的事情呢?
我与三尺高的焦桐相伴,胜过与世面友相交,
我与几家老者为邻。
年轻人多谢我带着诗词而来,
造访那个懒散而颓废的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魏野在溪边闲居度过四十个春天的心情和思考。他自知吟咏诗词并不能给他带来实质上的利益,但他仍然坚持这种文学追求。他感慨自己的诗词才华未被人所重视,而人们更倾向于追求功利的机谋。作者通过描述自己与大自然相伴的景象,与焦桐和老者的交往,以及年轻人造访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和纯粹艺术的坚守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物交往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作者选择了溪边的闲居作为自己的居住地,这里春天的溪水中开满了兰花和蕙草,充满了宁静和美好的氛围。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感慨自己吟咏诗词并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好处,但他并不后悔,因为这是他对纯粹艺术的追求和坚守。
作者提到自己学习机谋的事情,暗示了社会上功利的风气和人们对实利的追求。他认为自己的诗词才华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人们更倾向于追逐机谋和经济利益。通过与焦桐和老者的交往,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焦桐是一种高大的树木,与之相伴使作者感到愉悦,胜过与世面友的交往。
最后,作者提到年轻人造访他,感谢他带来的诗词。这表明尽管作者在社会上可能不被重视,但他仍然对年轻一代有着一定的影响和吸引力。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和传承。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人物交往和对纯粹艺术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纯粹艺术的珍视和坚守,同时对社会功利风气的反思。它呈现了一种对自然、对纯粹与美好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承载。
魏野简介
宋代·魏野的简介
(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 魏野的诗(1篇)〕猜你喜欢
-
窈窕歌珠舞雪
出自 宋代 禅峰: 《百字谣(贺彭谦仲八月生子)》
-
月笼火树更深后
出自 宋代 魏了翁: 《鹧鸪天(次韵史少弼致政赋李参政壁西园海棠)》
- 寻人多是为闲行
-
双绶更宜看
出自 唐代 权德舆: 《国子柳博士兼领太常博士,辄申贺赠》
-
一戏复尔尔
出自 明代 程嘉燧: 《题江月图赠建昌梅子庾(名庆生)》
- 欹枕见星河
- 如何望岱岳
- 与我增双明
-
美羽奇毛有多少
出自 宋代 梅尧臣: 《送白鹇与永叔依韵和公仪》
-
弹泪送春归
出自 汤恢: 《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