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次韵景仁两辰除夜》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主题是除夕之夜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表达。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数举除夜酒,
稍消少年豪。
浮光寄流水,
妙理付浊醪。
译文:
数次举起除夜的酒杯,
稍稍消散了年轻人的豪情。
浮光借助流水之间,
将美好的思想寄托于浑浊的醪酒之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场景。诗人举起酒杯,意味着他正在庆祝新年的到来。然而,他也感到年少豪情的逐渐消散。浮光寄托于流水之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这种美好的思想却被寄托于浊醪之中,或许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妥协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除夕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除夜酒象征着人们庆祝新年的欢乐,然而作者提到这种豪情稍稍消散,可能是寓意年少的豪情渐渐被现实所磨灭。浮光寄流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但却将其寄托于浊醪之中,这或许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一种无奈和妥协。诗的最后两句“微阳未出土,大雪飞鹅毛。试问冰霜劲,春来能久牢。”暗含着对冰雪严寒的描写,意味着寒冬的严酷,但也寓示了春天的希望。整首诗词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反映了诗人对年华逝去和人生沉浮的思考。
苏辙简介
宋代·苏辙的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 苏辙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是知贪名徇禄而随世磨灭者
出自 水神: 《霅溪夜宴诗(屈大夫歌)》
- 敲火戏童竖
-
聊志当年并赋人
出自 宋代 宋庠: 《忧阕还台次韵和道卿学士终丧归集贤旧职见寄》
- 或言此花特妖媚
- 欲赠将焉如
-
三山箕拱慰高情
出自 宋代 晁补之: 《贵溪徐氏招隐园昔王表避乱居此山依之者数千》
- 黄鸟啄花花蕊落
-
终非性所好
出自 宋代 司马光: 《二月中旬虑问过灵宫门始见花卉呈君倚》
- 本欲图亲近
-
群山处处尽凌空
出自 唐代 朱长文: 《次韵蒲左丞游虎丘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