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知幸吟》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鸡在早晨守卫职责,犬在保卫中守卫职责。
两者都有功绩,但都是为了报答主人。
我饥饿时也享受食物,我寒冷时也获得衣服。
如何没有一丝一毫,功德在适当时机得到补偿。
诗意:
《知幸吟》表达了作者对于守卫和报答的思考。诗中以鸡和犬作为形象,揭示了它们在早晨和保卫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作者通过这两种动物的例子,暗示人们应当像它们一样,忠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获得回报。诗中强调了对于微小事物的关注和重视,认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贡献和善行,也应该得到及时的补偿和认可。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描写,传达了深刻的哲理。作者选取了鸡和犬这两种平凡的动物,但它们的职责和忠诚却引发了人们对于奉献和报答的思考。通过对鸡和犬的描述,诗中蕴含了一种平凡而真实的哲学观点,即每个人都应当敬业、忠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并且不论是多么微小的贡献,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回报。这种思想与宋代士人的价值观和伦理观相契合,强调了个人责任和道德准则的重要性。
此外,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鸡和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以此突出了它们的努力和忠诚。通过这种对比,作者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应当像这些动物一样,积极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论是再微小的事情都值得关注和重视。
总之,《知幸吟》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鸡和犬的描写,传递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观。它呼唤人们要勇于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于微小的贡献和善行应抱有敬意,并且相信这些努力和善行将在适当的时候得到回报和补偿。
邵雍简介
宋代·邵雍的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 邵雍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湔裾小妇车
- 我心清且微
-
算人间何物
出自 宋代 刘浩: 《满江红(寿陈侍郎·十一月十五)》
-
闭阁著书欣仰屋
出自 宋代 喻良能: 《李侍郎三和屋字诗次韵为谢》
-
何处春深好
出自 宋代 喻良能: 《奉和赵大本教授何处春深好二首》
- 田间春透麦精华
-
又将新绿转春温
出自 宋代 吴泳: 《和李雁湖晚春即事八首》
-
珠履赴汤饼
出自 无名氏: 《水调歌头·谷旦垂弧矢》
-
卖得钱来供饱饭
出自 宋代 王志道: 《侨寄山居霍然几月凡见之於目闻之於耳者辄缀》
- 辽阳桑欲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