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首尾吟》是一首宋代邵雍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尧夫非是爱吟诗,
诗是闲观蔬圃时。
暖地春初才欎欎,
宿根秋末却披披。
韭葱蒜薤青遮陇,
蓣芋姜蘘绿满畦。
时到皆能弄精彩,
尧夫非是爱吟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邵雍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和理解。首先,他说尧夫并不是因为热爱吟咏诗歌才创作,而是在闲暇观赏蔬菜园时获得灵感。他描述了春初暖地的蔬菜初生时的娇嫩和秋末宿根蔬菜的茂盛。韭葱、蒜、薤等绿色的蔬菜遮盖着田间小路,蓣芋、姜、蘘等作物则绿满了田畦。他认为只要时机成熟,无论何时都能创作出精彩的诗歌。最后再次强调,他并非因为热爱吟咏诗歌而创作。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创作心境和对于诗歌创作的理解。他通过蔬菜园的景象,表达了诗歌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场景,而非刻意追求。他用春初的嫩绿和秋末的茂盛来形容诗歌创作的阶段性变化,并通过具体的蔬菜种类来展示丰富多样的创作内容。最后,他强调了诗歌创作的时机并不限于特定时刻,而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创作出令人惊艳的作品。
这首诗词朴素而质朴,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诗歌的态度和审美观。它强调了平凡生活中的美和灵感的源泉。通过对于蔬菜园景象的描绘,诗人把诗歌创作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展示了普通事物中的诗意和美感。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创作的理解和态度,使人们感受到诗歌的内在力量和意义。
邵雍简介
宋代·邵雍的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 邵雍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恸绝伤心肝
-
西湖风韵接柴桑
出自 宋代 廖行之: 《鹧鸪天(咏梅菊呈抚州葛守)》
-
富贵善移人
出自 孙应时: 《用范叔刚韵送陈亮功同年》
- 角羁闻道老无成
-
生平漫与形神接
出自 宋代 赵蕃: 《初八日人事少閒命车……》
-
运储巧思蜀诸葛
出自 宋代 杨冠卿: 《与金陵傅漕余预乡荐时傅兄持文衡》
- 且将鑱之心
- 远向寒烟灭
-
桂树深枝自有窠
出自 宋代 梅尧臣: 《去年宋中道自洺州以书令魏殊来谒予魏遂托主》
- 憩暂祛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