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宿黄蘖听彬长老谭禅》是宋代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圆灵寂本清真,
谁向苍浪更问津。
欲说西来无见处,
奈何言句亦前尘。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夜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宁静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反思。诗中的"黄蘖"指的是一种植物,它象征着纯洁和宁静的境界。诗人通过与黄蘖相宿,表达了他对心灵的净化和对禅宗修行的向往。诗人借夜晚的寂静,表达了对世俗繁杂的远离和超越的渴望,进而反思人生的无常和世俗的虚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禅宗的核心思想。诗人通过描绘黄蘖和夜晚的静谧景象,呼应了禅宗寻求内心平静和解脱的理念。"一圆灵寂本清真"表达了对禅宗修行中心境界的追求,强调内心的纯净和宁静是真正的境界。"谁向苍浪更问津"表达了对世俗繁忙和纷扰的拒绝,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的坚定态度。"欲说西来无见处,奈何言句亦前尘"表达了禅宗修行者难以言传他们体悟到的真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的言辞都无法完全表达禅宗境界的真实。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和深沉的意境,展示了禅宗修行者对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追求。通过与黄蘖相宿,诗人表达了对纯洁和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烦扰的超越。这首诗词具有禅宗的哲理思考和超越尘世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给人以静心思考的启示。
蔡襄简介
宋代·蔡襄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 蔡襄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