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蔡襄的名句 > 空余古台石

空余古台石

出自宋代蔡襄的《钓龙台

“空余古台石”出自宋代蔡襄的《钓龙台》,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òng yú gǔ tái shí,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龙在固神物,动与风云会。
胡为脱渊泉,辄触鉤纶害。
无乃护明珠,睡目方瞢昧。
而或嗅香饵,贪涎适沾霈。
不尔腾角牙,自衒鳞虫最。
来应山岳摇,去等蝉虵蜕。
传闻旷百世,兹事久晻暧。
空余古台石,肆矹尘沙外。
湍流卷白日,岩壑动清籁。
乾坤终苍茫,物理有否泰。

鉴赏

《钓龙台》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蔡襄。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钓龙台

龙在固守其神灵之物,随风云而行动。
何故脱离深渊泉源,却被鱼钩和渔线所伤害。
难道不是保护明珠,却陷入昏迷的沉睡?
或者闻到了香饵,贪婪地流下唾液。
为何不展翅腾飞,自豪地展示鳞片和虫子?
来时震动山岳,离去时等待蝉蜕。
传闻这个事物已经沉寂了数百年,
而现在它的真相已经模糊不清。
古老的台石孤立在外面的尘沙之中,
急流卷起白日,岩壑中传来清脆的声音。
宇宙的辽阔终究无边际,万物的存在与否是否定的。

诗意和赏析:
《钓龙台》以钓龙为题材,通过描绘钓龙的情境,抒发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龙”象征着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和智慧,代表着超越凡尘的存在。作者用钓龙的形象来表达人们对于追求真理、力求突破的渴望和努力。

诗中描述了一个钓龙的场景,龙自身具有强大的神性和活力,却因为被鱼钩和渔线所伤害而受限。诗人对此感到疑惑和不解,认为龙应该展示自己的骄傲和本性,而不是受制于外物。这种对自由与本真的追求,可以理解为对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受到束缚和限制的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景物和运用抽象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思索和对宇宙的辽阔的感叹。古台石的孤立在外面的尘沙之中,象征着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受到了现实世界的干扰和阻碍。急流卷起白日,岩壑中传来清脆的声音,表达了一种希望和力量,暗示着人们仍然可以通过思考和努力去突破现实的束缚,寻求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钓龙的场景,抒发了对真理追求和个体解放的思考和感慨,同时展示了对宇宙和世界本质的思索。诗人蔡襄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和现实的深刻思考,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蔡襄简介

宋代·蔡襄的简介

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 蔡襄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