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诗词:《兴化军曹殿丞寄荔支》
厚叶先枝新绛囊,
使君分寄驿人忙。
彩毫封处曾留意,
筠笼开时不见香。
风色甚豪应少损,
路程差近得分尝。
闽州纵有千千树,
未抵家园气味长。
中文译文:
浓密的叶片先抽出新的红芽,
使君匆忙地分寄给驿站的信使。
彩色的毫尖封印处曾引起注意,
打开竹篮时,却无法闻到香气。
狂风吹得花朵凋谢较少,
路程虽近,但也能品尝到滋味。
即使闽州有千千树,
仍然无法取代家园的气息长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蔡襄的作品,题目是《兴化军曹殿丞寄荔支》。诗人通过描绘寄给荔支的情景,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以植物的生长为象征,表达了思念之情。诗的开头描述了厚叶先抽出新的红芽,象征着希望和生机。使君匆忙地将信件寄给驿站的信使,表达了诗人内心急切地想与荔支相聚的渴望。
接着,诗人提到彩色的毫尖封印处曾引起注意,暗示了诗人在书写这封信时的用心和留意。然而,当打开竹篮时,却无法闻到香气,可能是指诗人感叹书信无法传达出家园的真实气息,无法完全弥补思念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风色豪放,但对花朵的损伤较少,这可能是暗喻诗人的心情豪情不减,但对于思念之情的抒发并没有太大的伤害。虽然路程较近,但诗人仍然能够在寄出的信件中感受到家园的味道,体味到故乡的气息。
最后两句以闽州的千千树作为对比,表达了即使有再多的美景,仍然无法替代家园的气息和情感长存。
这首诗通过描绘寄给荔支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示了诗人对家园的眷恋和思乡之情,以及对离别带来的孤独和无法弥补的遗憾之感。
蔡襄简介
宋代·蔡襄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 蔡襄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