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溪行》是宋代文人蔡襄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溪行》
秋色已寥落,清溪才此行。
船移酒杯侧,鱼得鱠刀鸣。
日色浮兼动,风痕灭又生。
从知隐者趣,不独傲荣名。
中文译文:
秋天的景色已经稀落,我才行至这条清澈的溪流。
船只移动,酒杯倾斜,鱼儿被捕获,刀子发出清脆的声音。
阳光的颜色漂浮并动荡不定,风的痕迹消失又重新出现。
从这里我领略到隐士的趣味,不再独自追求名利。
诗意和赏析:
《溪行》描绘了作者在秋天沿着一条清澈溪流行走的情景,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然和宁静的心境。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写溪水、船只、酒杯、鱼儿、阳光和风等元素,展示了大自然的和谐景色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变化和生命力。
首句"秋色已寥落,清溪才此行"直接点明了诗词的时空背景,秋天的景色已经稀落,作者因此选择沿着清澈的溪流行走。这里的"秋色已寥落"表达了季节的转变,暗示着人事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接下来的几句"船移酒杯侧,鱼得鱠刀鸣,日色浮兼动,风痕灭又生"描绘了溪流中的景象。船移动和酒杯倾斜,显示了诗人与船上的人们一同欣赏自然风景的情景。捕获的鱼儿被刀子切割时发出的声音,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日光的颜色在水面上泛起并随着水流动荡,风吹过留下的痕迹消失又重新出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幻莫测。
最后两句"从知隐者趣,不独傲荣名"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态度。作者在这里感叹自己从这种自然景色中领悟到了隐士的趣味,暗示了他对隐居山水之间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与此同时,他也表达了不再独自追求名利的态度,将内心的宁静和追求自然的心境放在更高的位置。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致而生动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宁静的心境。蔡襄在《溪行》中展示了他对隐居山水之间的向往,并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彰显了宋代文人的典型思想情怀。
蔡襄简介
宋代·蔡襄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 蔡襄的诗(1篇)〕